帝国视界演示站-【DG047】

2013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尚书_参政会_国民(2013河北师范大学计算机本科学费)

gong2022 2024-05-09 14:50:00 考研机构那个好 评论 AD




原标题:2013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3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尚书》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书》《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均输

汉武帝推行的另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以孔仅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丞,开始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在各郡国设均输官,令郡国将应缴纳的贡品,连同运输费用折价交给当地的均输官,由均输官在价低的地方采购,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师作为官需或交平准出售,其余的转运到价贵的地方出卖。有时还在价贵地方将出卖贡品所得款项,用以采购当地价廉的土特产,易地辗转贩运贸易。运输所用的人工,名义上由国家支付工资,实际上是征发民夫,作为农民的一种徭役。

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4.靖难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政变夺权的事件。明太祖死,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鉴于北方诸王势力太大,决定采取削藩的办 法。他们打算先废去一些力量较小的藩王,然后再及于拥重兵的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 年),朱棣 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于是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演变为武装的冲突,这就是“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棣打败了建文帝,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5.《瀛环志略》

清代徐继畲所撰世界地理著作。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书中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全书共十卷,分亚细亚三卷、欧罗巴四卷、阿非利加(即非洲)一卷、亚墨利加(即美洲)二卷,共介绍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尤为详细。

6.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是中国最早的机器缫丝工厂,也是最早由私人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之一。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创 建于广东南海县。该厂以蒸汽机为传动装置,雇用女工六七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获利丰厚。 到19世纪90年代,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已有机器缫丝厂数十家,成为民族资本机器繅丝工业的中心。

7.皇族内阁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成立的以满族皇族为主的责任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阎被称为“皇族内阁”。

8.国民参政会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 》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9.学衡派

1922年出现的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学派。因1922年在东南大学创办《学衡》月刊而得名。其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教师吴宓、梅光迪及胡先骑等人,他们都曾有过赴欧美留学的经历,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相标榜,自称其刊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学衡》杂志的停刊,该派最终解体。

10.经济特区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馅和外资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在广芬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又在海南设置了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一力面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各种专门人才,发展了对外贸易;另一力面在改变自身面貌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了内地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简答题

1.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土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一)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淫民”是指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李悝主张取缔他们的特权,把他们的财产、权力没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使众多的贤才来为魏供职。此举使一些无功旧贵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庶族能为魏国做贡献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2)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 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3)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以加强法制。为了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定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 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变法的意义

魏国经李悝变法后,在战国初期首先强大起来。到魏惠王时,魏国势力达到极盛,向西攻秦,占领西河之地,“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又灭中山国,还联合韩、赵败齐,伐楚,与齐威王互称王,一时称雄中原。这是李悝变法直接结果。 总之,李悝变法是一整套有机联系的社会改革,它不仅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政治与经济制度,国富兵强;而且,为战国时期其它大国变法改革树立了改革模式与典范,奠定了内容基础。商鞅变法就是李悝变法的继续与发展。因此,李悝变法的意义与作用应该比商鞅变法更为重要。李悝变法应是中国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2.朱熹的主要思想和对理学的贡献

宋学发展至南宋,正式衍生出理学。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歙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其学主要 承自程颐,而于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亦多所吸收,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一套完 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朱熹论“理”,一则明 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 “万理皆实”。在人性论方面,朱熹用伪《古文尚书》中“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一语加以概括,称其为尧舜相传十六字“心法”。道心、人心既集于一人之身,即须以“精”、“一”功夫 加以扩充制约。精、一之道,其一则在“内省”、“居敬”,其二则是“践履”,“格物致知”。朱熹将此前已 经颇受重视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编定为《四书》,并为之作《四书章句集注》。 另外还针对儿童编有《小学》一书,汇辑古书中有关纲常伦理之格言、故事及若干基本知识技能。此二书在后代影响极大。

3.《中俄伊犁条约》(即《改定条约》)清方签订人、签订背景及该条约主要内容

(1)1865年初,浩罕汗国摄政王派军官阿古柏入侵南疆。此后两年间,阿古柏又先后攻占南疆各城,吞并了其他几个割据政权。1867年,阿古柏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1870年,阿古柏相继侵占吐鲁番地区和乌鲁木齐,把侵略势力从南疆进一步扩展到北疆的部分地区。1876年3月,左宗棠率军西征。他采取了先北后南的方针,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恢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1877年,清军乘胜进军南疆,阿古柏仓皇逃走,在库尔勒身亡。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2)《伊犁条约》,《中俄改订条约》,是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是清朝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定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根据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等地,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与《交收伊犁条约》相比,除赔款增加了400万卢布外,在界务和商务方面,都争回了一些主权。但它仍是一个俄国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逼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西北边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恶果。清政府收回伊犁后,于1884年11月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同时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更加密切了新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4.护法运动

张勋复辟之后,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重新上台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勾结研究系政客准备召集由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

孙中山早前便在呼吁拥护约法与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7月中旬,孙中山抵广州,举起“护法”旗帜,并通电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22日黎明,海军总长程壁光与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舰队开往广东,通电宣布拥护约法、拥护国会、惩办祸首。孙中山召集到达广州的原国会议员150多人讨论国会开会问题。因不足法定人数,遂召开“非常国会”。会议决定成立军政府,声明“为勘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特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战争主要在湖南进行。

桂系军阀控制的两广,早已宣布“自主”;滇系军阀唐继尧通电不承认段再任总理的合法性;西南军阀也借孙中山“护法”的旗号以图自保。北洋军阀内部皖系与直系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起来。这时护法军政府内部的桂系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图谋排挤孙中山,孙被迫离广州赴上海,说“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至此,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了。

护法运动对于维护《临时约法》的尊严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

5. 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工作关系。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 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 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 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6.简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国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方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在书面报告和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国头三年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对动员、组织各阶层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四、论述题

1.清朝前期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机构的设置上:

清廷在中央机构设置上,基本上继承了明制,设立了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署,但由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实际决策机构的存在,所以,清代的内阁、六部等权力都被大大削弱了。

(1)内阁权力的削弱。内阁是清朝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

(2)南书房的设立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氏族军事民主制的残余。清入关之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称为“国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和与独揽大权的皇帝相抵触,也不利于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官僚的支持。康熙时在宫内设南书房,简选才品兼优的词臣充任,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从而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军机处设立。雍正时为了方便及时地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作战军务,设立军机处,以亲王、大臣充任。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彻底地削弱了。这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上:

①清代的地方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每省或两三省设总督,各省均设巡抚,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

②保甲制度是清代严格控制基层社会的政治制度。每户都立有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清政府用严密的保甲制度来控制基层社会,消弭人民的反抗。

(2)加强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西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对内外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在外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许多地区设置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官员,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掌管相关地区的军政大权;在西藏,达赖和班禅掌管政令、行教化,同为政教领袖,清中央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在清朝的发祥地,其管辖机构与其他省区不同,由满洲将军治理;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三)军事上:清入关之后,进一步加强武装力量,对各族人民实施严厉统治。清朝的军队主要包括八旗和绿营。清政府将它的基本武装力量旗兵分驻在京城和各省要地,绿营兵配合驻防,两者相互穿插,构成了全国军事控制网。这种做法也便于八旗兵对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的监视和控制。

(四)法律上:

清朝初年基本上承袭《大明律》,顺治四年(1647),《大清律》成,颁行全国。《大清律》集历代刑法之大 成,是中国封建社去最后一部法典。在内容上,基本上承袭明律,其主要内容仍为“五刑”、“十恶”、“八议”。八议体现了维护皇亲国戚、勋官贵族的目的。《大清律》还明文规定,佃户不缴地租的要严办,奴婢、雇工犯罪不能“以良人论”,要加重判刑。另外,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并不平等。

(五)思想文化上:

清代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全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采取了怀柔与迫害相结合的思想控制。 对汉族官僚和少数民族的上层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政策的同时,还努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控制。一方 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尊孔读经,开科取士,对士人进行笼络和诱导,另一方面,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则进行严厉钳制,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屡屡兴起文字狱,它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但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2.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革命大发动的新阶段。民主革命派一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击改良派的进攻,一面坚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同盟会立即担当起了大论战和武装起义两大革命任务。

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此时已转变为立宪派,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以《民报》作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双方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这次论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断然否定革命之必要,认为认为只能扶保光绪帝重新上台,实行立宪政治,而不能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派指斥清帝是罪魁,指出正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放手卖国,才把好端端的中国弄得“四分五裂,鲜血淋漓”。因此,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推翻清政府。改良派攻击革命会造成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之祸和“招致瓜分”,提倡革命就是招致灭亡。革命派认为只要变革都要流血,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虐杀的惨境之中,横死者不计其数,惟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终止清朝统治者天天杀人流血的残酷局面。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改良派极力反对实行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连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因此,必须先由清政府实行“开明专制”,然后才能获得君主赐予的立宪政治。革命派愤然批驳改良派谰言,指出当今民智大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平均地权”的主张触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最痛处,也是改良派竭力反对的根本问题。梁启超瞎说中国没有贵族兼并土地,赋税极轻,土地制度天然合理。革命派以充分的事实批驳说地权失平和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地主、官吏、朝廷肆无忌惮剥削人民、掠夺土地的结果,结论是必须平均地权。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论战中,革命派有力地揭露了改良派的反动面目,彻底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线,三民主义受到时人的普遍拥护,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从此,改良派彻底孤立了。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的一些无法克服的严重弱点。如他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驳斥改良派提出的所谓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革命会引起“内乱”等等洁难,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而对劳动人民的力量存有戒心,不敢发动群众。他们所强调的还是所谓的“有秩序革命”,就不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内乱”。这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3.试比较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异同

(一)相同:

①都是本国一次空前深刻的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启发人们追求真理、民主和科学,冲破封建思想束缚;③都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④都推动了本国革命斗争的发展。

(二)不同:

①法国启蒙思想经过一个世纪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国新文化运动只是借助西方之矛戮中国封建之盾,未及消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②前期新文化运动不象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号召人们用革命手段改造现实社会,而是与当时政治斗争、群众运动脱离,这是因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资产阶级 显得胆怯;

③新文化运动呼唤了五四运动,启蒙思想呼唤了法国大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产生于世界近现代史交替时,受十月革命影响,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国民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⑤与新文化运动相比,启蒙思想影响广泛而深远(兴起于西欧,几乎波及整个欧洲,影响全世界)。

2013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尚书》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书》《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2.均输

汉武帝推行的另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以孔仅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丞,开始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在各郡国设均输官,令郡国将应缴纳的贡品,连同运输费用折价交给当地的均输官,由均输官在价低的地方采购,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师作为官需或交平准出售,其余的转运到价贵的地方出卖。有时还在价贵地方将出卖贡品所得款项,用以采购当地价廉的土特产,易地辗转贩运贸易。运输所用的人工,名义上由国家支付工资,实际上是征发民夫,作为农民的一种徭役。

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4.靖难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政变夺权的事件。明太祖死,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鉴于北方诸王势力太大,决定采取削藩的办 法。他们打算先废去一些力量较小的藩王,然后再及于拥重兵的燕王朱棣。建文元年(1399 年),朱棣 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于是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演变为武装的冲突,这就是“靖难之役”。 经过四年的战争,燕王棣打败了建文帝,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5.《瀛环志略》

清代徐继畲所撰世界地理著作。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书中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全书共十卷,分亚细亚三卷、欧罗巴四卷、阿非利加(即非洲)一卷、亚墨利加(即美洲)二卷,共介绍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尤为详细。

6.继昌隆机器缫丝厂

是中国最早的机器缫丝工厂,也是最早由私人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之一。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创 建于广东南海县。该厂以蒸汽机为传动装置,雇用女工六七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获利丰厚。 到19世纪90年代,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已有机器缫丝厂数十家,成为民族资本机器繅丝工业的中心。

7.皇族内阁

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成立的以满族皇族为主的责任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阎被称为“皇族内阁”。

8.国民参政会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 》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9.学衡派

1922年出现的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学派。因1922年在东南大学创办《学衡》月刊而得名。其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教师吴宓、梅光迪及胡先骑等人,他们都曾有过赴欧美留学的经历,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相标榜,自称其刊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学衡》杂志的停刊,该派最终解体。

10.经济特区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馅和外资来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198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在广芬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又在海南设置了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一力面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各种专门人才,发展了对外贸易;另一力面在改变自身面貌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带动了内地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开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简答题

1.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李悝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其成功也有深刻的原因。李悝变法不仅揭开了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序幕,而且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是中国历史土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一)内容:

(1)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淫民”是指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李悝主张取缔他们的特权,把他们的财产、权力没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使众多的贤才来为魏供职。此举使一些无功旧贵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庶族能为魏国做贡献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

(2)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

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 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3)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4)制定《法经》,以加强法制。为了巩固魏国已有的变法成果,维护新的财产关系和统治秩序,李悝研究、总结了当时各国的法律,并集其大成,制定了《法经》这部新法典。《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 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保护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但对魏国来说,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变法的意义

魏国经李悝变法后,在战国初期首先强大起来。到魏惠王时,魏国势力达到极盛,向西攻秦,占领西河之地,“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又灭中山国,还联合韩、赵败齐,伐楚,与齐威王互称王,一时称雄中原。这是李悝变法直接结果。 总之,李悝变法是一整套有机联系的社会改革,它不仅在魏国首先确立了封建政治与经济制度,国富兵强;而且,为战国时期其它大国变法改革树立了改革模式与典范,奠定了内容基础。商鞅变法就是李悝变法的继续与发展。因此,李悝变法的意义与作用应该比商鞅变法更为重要。李悝变法应是中国封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2.朱熹的主要思想和对理学的贡献

宋学发展至南宋,正式衍生出理学。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歙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其学主要 承自程颐,而于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亦多所吸收,基本上做到了集宋学诸家诸派之大成,形成一套完 整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因其以“理”为哲学核心,故有理学之名,亦称程朱理学。朱熹论“理”,一则明 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 “万理皆实”。在人性论方面,朱熹用伪《古文尚书》中“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一语加以概括,称其为尧舜相传十六字“心法”。道心、人心既集于一人之身,即须以“精”、“一”功夫 加以扩充制约。精、一之道,其一则在“内省”、“居敬”,其二则是“践履”,“格物致知”。朱熹将此前已 经颇受重视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编定为《四书》,并为之作《四书章句集注》。 另外还针对儿童编有《小学》一书,汇辑古书中有关纲常伦理之格言、故事及若干基本知识技能。此二书在后代影响极大。

3.《中俄伊犁条约》(即《改定条约》)清方签订人、签订背景及该条约主要内容

(1)1865年初,浩罕汗国摄政王派军官阿古柏入侵南疆。此后两年间,阿古柏又先后攻占南疆各城,吞并了其他几个割据政权。1867年,阿古柏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1870年,阿古柏相继侵占吐鲁番地区和乌鲁木齐,把侵略势力从南疆进一步扩展到北疆的部分地区。1876年3月,左宗棠率军西征。他采取了先北后南的方针,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恢复了北疆大部分领土。1877年,清军乘胜进军南疆,阿古柏仓皇逃走,在库尔勒身亡。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2)《伊犁条约》,《中俄改订条约》,是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是清朝与沙皇俄国在圣彼得堡签定的有关归还新疆伊犁地区的条约。根据条约及其子约,中国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等地,但仍割让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与《交收伊犁条约》相比,除赔款增加了400万卢布外,在界务和商务方面,都争回了一些主权。但它仍是一个俄国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逼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西北边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恶果。清政府收回伊犁后,于1884年11月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同时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更加密切了新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4.护法运动

张勋复辟之后,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重新上台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勾结研究系政客准备召集由各省军阀指派的临时参议院。

孙中山早前便在呼吁拥护约法与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7月中旬,孙中山抵广州,举起“护法”旗帜,并通电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22日黎明,海军总长程壁光与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率舰队开往广东,通电宣布拥护约法、拥护国会、惩办祸首。孙中山召集到达广州的原国会议员150多人讨论国会开会问题。因不足法定人数,遂召开“非常国会”。会议决定成立军政府,声明“为勘定叛乱,恢复《临时约法》,特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战争主要在湖南进行。

桂系军阀控制的两广,早已宣布“自主”;滇系军阀唐继尧通电不承认段再任总理的合法性;西南军阀也借孙中山“护法”的旗号以图自保。北洋军阀内部皖系与直系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起来。这时护法军政府内部的桂系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图谋排挤孙中山,孙被迫离广州赴上海,说“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至此,孙中山发动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了。

护法运动对于维护《临时约法》的尊严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

5. 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工作关系。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 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 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 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6.简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国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方针。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并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在书面报告和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国头三年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进行。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纲领和路线,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对动员、组织各阶层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恢复经济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四、论述题

1.清朝前期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中央机构的设置上:

清廷在中央机构设置上,基本上继承了明制,设立了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署,但由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实际决策机构的存在,所以,清代的内阁、六部等权力都被大大削弱了。

(1)内阁权力的削弱。内阁是清朝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一般来讲,内阁设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的职责一如明朝,但由于它的一些重要事务分与后来所设的南书房和军机处,其实际权力比明代要小。阁臣虽有草拟诏旨之责,但只是秉承皇帝的意志。

(2)南书房的设立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氏族军事民主制的残余。清入关之前,凡军国大政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称为“国议”,权力很大。议政王大臣会议和与独揽大权的皇帝相抵触,也不利于进一步争取各族特别是汉族官僚的支持。康熙时在宫内设南书房,简选才品兼优的词臣充任,皇帝特诏密旨多命南书房撰拟,从而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军机处设立。雍正时为了方便及时地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作战军务,设立军机处,以亲王、大臣充任。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与政务的权力。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彻底地削弱了。这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上:

①清代的地方机构分省、道、府、县四级。每省或两三省设总督,各省均设巡抚,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

②保甲制度是清代严格控制基层社会的政治制度。每户都立有牌,上写户主姓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清政府用严密的保甲制度来控制基层社会,消弭人民的反抗。

(2)加强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西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对内外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在外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许多地区设置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官员,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掌管相关地区的军政大权;在西藏,达赖和班禅掌管政令、行教化,同为政教领袖,清中央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在清朝的发祥地,其管辖机构与其他省区不同,由满洲将军治理;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

(三)军事上:清入关之后,进一步加强武装力量,对各族人民实施严厉统治。清朝的军队主要包括八旗和绿营。清政府将它的基本武装力量旗兵分驻在京城和各省要地,绿营兵配合驻防,两者相互穿插,构成了全国军事控制网。这种做法也便于八旗兵对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的监视和控制。

(四)法律上:

清朝初年基本上承袭《大明律》,顺治四年(1647),《大清律》成,颁行全国。《大清律》集历代刑法之大 成,是中国封建社去最后一部法典。在内容上,基本上承袭明律,其主要内容仍为“五刑”、“十恶”、“八议”。八议体现了维护皇亲国戚、勋官贵族的目的。《大清律》还明文规定,佃户不缴地租的要严办,奴婢、雇工犯罪不能“以良人论”,要加重判刑。另外,清律还表现出民族歧视和压迫的特色,满、汉人在法律上并不平等。

(五)思想文化上:

清代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全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采取了怀柔与迫害相结合的思想控制。 对汉族官僚和少数民族的上层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政策的同时,还努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控制。一方 面,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尊孔读经,开科取士,对士人进行笼络和诱导,另一方面,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则进行严厉钳制,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屡屡兴起文字狱,它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起封建君主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但也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消极影响。

2.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

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革命大发动的新阶段。民主革命派一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击改良派的进攻,一面坚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同盟会立即担当起了大论战和武装起义两大革命任务。

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此时已转变为立宪派,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以《民报》作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双方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这次论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断然否定革命之必要,认为认为只能扶保光绪帝重新上台,实行立宪政治,而不能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派指斥清帝是罪魁,指出正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放手卖国,才把好端端的中国弄得“四分五裂,鲜血淋漓”。因此,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推翻清政府。改良派攻击革命会造成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之祸和“招致瓜分”,提倡革命就是招致灭亡。革命派认为只要变革都要流血,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虐杀的惨境之中,横死者不计其数,惟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终止清朝统治者天天杀人流血的残酷局面。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改良派极力反对实行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连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因此,必须先由清政府实行“开明专制”,然后才能获得君主赐予的立宪政治。革命派愤然批驳改良派谰言,指出当今民智大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平均地权”的主张触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最痛处,也是改良派竭力反对的根本问题。梁启超瞎说中国没有贵族兼并土地,赋税极轻,土地制度天然合理。革命派以充分的事实批驳说地权失平和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地主、官吏、朝廷肆无忌惮剥削人民、掠夺土地的结果,结论是必须平均地权。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论战中,革命派有力地揭露了改良派的反动面目,彻底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线,三民主义受到时人的普遍拥护,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从此,改良派彻底孤立了。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的一些无法克服的严重弱点。如他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驳斥改良派提出的所谓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革命会引起“内乱”等等洁难,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而对劳动人民的力量存有戒心,不敢发动群众。他们所强调的还是所谓的“有秩序革命”,就不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内乱”。这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3.试比较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异同

(一)相同:

①都是本国一次空前深刻的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启发人们追求真理、民主和科学,冲破封建思想束缚;③都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④都推动了本国革命斗争的发展。

(二)不同:

①法国启蒙思想经过一个世纪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中国新文化运动只是借助西方之矛戮中国封建之盾,未及消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②前期新文化运动不象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号召人们用革命手段改造现实社会,而是与当时政治斗争、群众运动脱离,这是因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资产阶级 显得胆怯;

③新文化运动呼唤了五四运动,启蒙思想呼唤了法国大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产生于世界近现代史交替时,受十月革命影响,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国民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⑤与新文化运动相比,启蒙思想影响广泛而深远(兴起于西欧,几乎波及整个欧洲,影响全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考研机构培训排行榜 - 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