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视界演示站-【DG047】

2013河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3河北大学毕业生李小敏现状)

gong2022 2024-05-09 14:49:53 考研机构排行榜 评论 AD


2013河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2.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3.好人政府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一种改良政治的主张。1922年5月,胡适与蔡元培、王宠惠、汤尔和、罗文干、梁漱溟、丁文江等16人在《努力周报》上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主张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同年9月,在吴佩孚支持下,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等人入阁,王宠惠为国务总理。他们都属英美派,当时被认为是无党无派的“好人”,因而这个政府有“好人政府”之称。这个政府为曹锟所不容,结果仅存在了3个多月就垮台了。
4.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二、问答题
5.试评述晚清早期维新思想
(一)代表人物与主张。(1)19世纪70—90年代,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其代表性著作分别为《锼园文录外编》《筹洋刍议》《适可斋纪言纪行》《盛世危言》。他们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一致,但具有共同的政治倾向。他们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要求实行某些政治经济的改革,希望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
(1)早期维新派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爱国思想。他们谴责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对其中规定的片面的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条款,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认为这些规定给中国带来无穷祸害。
(2)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把中国逐步变成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认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是造成中国贫弱的主要原因。从而主张中国不但应当讲求武备,加强国防,以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兵战”,而且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3)早期维新派具有一定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主张革新政治,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马建忠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王韬介绍了西方国家“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政治制度,认为“君民共主”制度最善; 薛福成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议会中的两党制;郑观应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则明确提出在中国实行议会制的主张。除上述改革主张外,早期维新思想家们还在教育、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不少改革意见。
(二)影响。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后的政治心态和要求。然而他们毕竟刚刚从封建营垒中转化而来,还难以摆脱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由于早期维新思想家们的宣传、呼吁,改革中国的要求逐渐形成为一股新的社会政治思潮,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先导作用。
6.试评述西安事变及其历史意义
(一)经过。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 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12月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 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二)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
2013河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后魏源编写的地理著作。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时,为了解西方情况,抵御列强侵略,请人译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记叙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1841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以《四洲志》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50卷。本书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对洋务派、维新派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2.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3.好人政府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的一种改良政治的主张。1922年5月,胡适与蔡元培、王宠惠、汤尔和、罗文干、梁漱溟、丁文江等16人在《努力周报》上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主张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同年9月,在吴佩孚支持下,王宠惠、罗文干、汤尔和等人入阁,王宠惠为国务总理。他们都属英美派,当时被认为是无党无派的“好人”,因而这个政府有“好人政府”之称。这个政府为曹锟

所不容,结果仅存在了3个多月就垮台了。
4.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二、问答题
5.试评述晚清早期维新思想
(一)代表人物与主张。(1)19世纪70—90年代,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其代表性著作分别为《锼园文录外编》《筹洋刍议》《适可斋纪言纪行》《盛世危言》。他们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一致,但具有共同的政治倾向。他们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要求实行某些政治经济的改革,希望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
(1)早期维新派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爱国思想。他们谴责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对其中规定的片面的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条款,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认为这些规定给中国带来无穷祸害。
(2)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把中国逐步变成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认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是造成中国贫弱的主要原因。从而主张中国不但应当讲求武备,加强国防,以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兵战”,而且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
(3)早期维新派具有一定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主张革新政治,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马建忠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王韬介绍了西方国家“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种政治制度,认为“君民共主”制度最善; 薛福成介绍了英国资产阶级议会中的两党制;郑观应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则明确提出在中国实行议会制的主张。除上述改革主张外,早期维新思想家们还在教育、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不少改革意见。
(二)影响。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后的政治心态和要求。然而他们毕竟刚刚从封建营垒中转化而来,还难以摆脱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由于早期维新思想家们的宣传、呼吁,改革中国的要求逐渐形成为一股新的社会政治思潮,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先导作用。
6.试评述西安事变及其历史意义
(一)经过。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 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12月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 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二)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考研机构培训排行榜 - 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