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视界演示站-【DG047】

2020考研人数预计突破330万,疯狂考研的背后是逃避还是不甘

gong2022 2022-09-28 10:44:18 考研机构排行榜 评论 AD


??先通过2组数据来开启我们今天的话题——考研。图1为我国2009年至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数据来自网络。从2009年的124.6万增加至2013年的176万,小幅平稳增加,2014年和2015年报名人数还有所下降,2015年降至164.9万。然而,从2016年开始,考研人数开始大幅度增加,从177万,爆增至2019年的285万,三年增加了108万,涨幅61%。据网络消息,2020考研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30万。

图2为2009年至2019年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和淘汰人数,数据来自网络统计和教育部官网。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09年,增加了约160万,而研究生招生人数仅增加了约35万,2019报录比达到3.6:1,历年最低。

此外,根据研招网调查,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中应届生考研约占51.8%,约147.63万人,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为389.4万人,那么2015级应届生考研率约为38%,在双非院校中考研率会更高,有的双非院校考研率高达60%。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考研约占48.2%,约137.37万人,虽然国家从2017年取消在职研究生考试,纳入全国统考,一些社会人士转考非全日制,提高了往届生比例,但是考试难度加大,与全日制几乎相同,所以在职考生比例不会很大,往届生中仍以二战和三战生为主。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这么多往届生和应届生选择考研?

第一、外因

1、本科生越来越多,供大于求

图3为2010年至2018年我国每年本、硕、博毕业生数,数据来自教育部官网。2010年我国普通本科毕业生数为259.1万,2018年普通本科毕业生数为386.8万人,增长127.7万,增幅高达50%,这是我国大学扩招的结果。随着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985建分校、新建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等持续进行,未来我国每年的毕业生还将持续上涨,就业市场压力会越来越大。

同样,从图3可以看出2010年毕业的硕士生为33.5万,2018年毕业的硕士生为54.4万,增加20.9,虽然增幅62.4%,但是基数很小。历年硕士毕业生仅为当年本科毕业生的13%~14%,在如此差距的情况下,自然硕士找工作总体更具竞争力,待遇更好,而且研发岗位需要有科研基础,那么研究生会比本科生更具优势。而历年博士毕业生仅为当年本科生数的1.5%~2%,这也就是为什么博士待遇好的原因,物以稀为贵。

2、企业招聘要求提高

在本科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自然将招聘门槛提升,专科提升至本科、本科提升至研究生。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招聘要求研究生学历,很多优质企业不仅要求研究生学历,且985、211或指定院校优先,甚至有些企业要求本硕都是211或985,慢慢地成为行业巨头的日常招聘操作,为什么要求这么高呢?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一个优质企业,人员框架是很稳定的,人员流动很小,只需要极少的新员工,自然将条件设置的极高,而且不怕招不到人,因为现在的大部分优秀院校基本属于综合性,专业覆盖率很高。除非公司扩张规模,但是不可能年年扩张,即便是扩张,分配到每一个专业,人也不是很多。有些公司虽然参加校园招聘,但是根本不怎么招人,纯属去宣传,拍拍照片,为人事提供素材的。

3、媒体导向

社会的舆论、朋友圈、短视频中鲜活的案例,无一不在告诉你双非本科毕业工作是多么苦逼,工地搬砖是多么辛苦,工厂操作是多么枯燥,饮水机管理员是多么心酸等等。同样,它们也在告诉你,HW待遇是多么好,AL食堂是多么好吃,在ZJTD上班是什么样的体验,在YQ上班住房公积金是多么高等等,但是它们只招研究生,不光上面这些公司,各个行业优质公司,几乎都是这个要求,就算不要求211、985,也要是行业名校且知名专业,比如西政的法学、燕大的机械、西建大的土建等,为什么会要求这么高?就是因为人才过剩,以双非为主。

据教育部2018年的统计,我国目前有普通本科高校1129所、211高校116所、独立学院265所,双非高校占比高达74.77%,按照这个比例我们可得知,每年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双非高校的,也正是考研主力军的输出单位。想要改变就业的窘境,考研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考211、985以及行业名校,其实就是为了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不用再仰望别人。

3、考研易获支持

教育在我国具有最要的地位,几乎成为改变命运的首选,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了或者具有别的特长,才会另谋出路。在现阶段,如果你是个应届生跟父母说,想去考研深造,相信没几个父母不同意的。孩子想考研,多争气,那岂不是一件高兴地事,考上了在亲戚朋友面前多有面子。现在的应届大学生毕业也就20出头,年纪也小而且正处独生子女时代,家庭条件一般都可以,所以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加之父母支持且读书求学本就是大道,决定考研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同样,也就是这个原因,成为很多人诟病大学生逃避就业而选择考研的理由。他们认为,很多人选择考研,不是为了求学问道,就是打着读研的口号,混学历,缓就业。

第二、内因

1、提升学历,提高竞争力

这一点,主要是基于人才过剩和就业市场的压力。时间退回到20年前,主动选择考研的少之又少。主要是外在环境的变化,驱动内在不得不改变。提高学历、提升竞争力,说到底还是由于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2019年研招网对11993人考生调查中,基于这一原因选择考研的占比61.25%,但是这又是一个不“真实”的数据,真的有这么大比例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考研的吗?后面会进一步讨论。

2、热爱科研

相信每个大学生身边都有一些对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捣鼓一些东西,就像每个朋友圈都有一个胖子,一样的难以解释。能在一个更大、更高的平台搞研究,自然是每个科研人梦寐以求的了,那么考研就是不二选择了,这大该也就是研究生最初的立意了,2019年研招网对11993人考生调查中,基于这一原因选择


考研的占比12.17%,这个算是个比较真实的数据。

3、自我救赎

怀揣对于名校的向往或仍旧对当初高考与名校擦肩而过耿耿于怀或不喜欢本科专业,想换专业或待到大三时,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涯,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在吃喝玩乐,打游戏看小说上了,简历空空如也,此时幡然醒悟或感觉自己本科学校太水,跟别人相比,就感觉没上过大学或有的学校规定,挂科太多,补考不过,学校不发证,考上研究生会给发等等,就想通过考研来完成自我救赎,这样的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4、不想就业

考研的百万大军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也不是为了提升自己,也不热爱科研更不是想自我救赎,就是不想就业,2019年研招网调查中,基于这一原因选择考研的占比8.82%,大约25万人,以我从事考研工作的多年经验来看,现在因逃避就业而选择考研的远不止这个比例。从考生角度出发,选择考研主要就是以上几点内因。

文章写到这里,该来解决一下上文留下的问题,下面是我从事考研工作多年来的一个感受,分享一下。五六年前或者更前,在考研选择目标院校上,以985、211或行业名校为主,很少有学生选择三流院校,时至今日也只有这些院校毕业,你才有机会去到短视频里、朋友圈里等出现的公司上班,可是如今大不相同了。考研院校选择上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四五月份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985、211或者行业名校,满眼是对三流院校的鄙视,等到预报名前的时候,有一波人动摇了,感觉自己书看得不行,果断求稳,选择三流院校,但是如果问卷调查,这拨人肯定选提升学历,提高竞争力,三流院校的研究生毕业还不如本科生好就业,好的公司不会多看你一眼。有人会说考公有些职位要求研究生学历,试问有几个考研的是直接奔着三年后考公务员去的,想考公务员本科也能考,何必花三年时间去读研。动摇的人中,不乏学习成绩很好的,当有学生跟我反馈这些信息的时候,会一脸MB,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还在反应自己成绩挺好,前几名,选择了一个好学校,然后一直在努力看书,争取考上理想的学校,我也一直鼓励他,等到


预报名前几天突然跟你说,他换学校了,感觉之前的学校考不上,压力大,换了一个三流院校。我也跟他说,三流院校就业不好,不如本科生,考研为了啥,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说了很多,他还是坚持。后来当这种情况出现越来越多的时候,才发现,宁愿上三流院校,也不愿意为自己梦想拼搏的时候,实际就是逃避,逃避压力,逃避就业。

下面就是复试的时候了,有一波人凭借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终考上985、211或行业名校,值得为他们祝贺。剩下的没有达到院校复试线或复试被刷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也动摇了,大批量往曾经他们不屑的三流院校调剂,他们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想有学上,有学校要就行,不挑”,所以曾经的豪言壮语都是说说而已,归根到底还是逃避就业。此时,我特别敬佩那些为了理想院校选择二战的同学。所以,选择考研而逃避就业的人远不止8.82%,甚至是2倍,3倍。

出来上学,早晚要就业的,逃是逃不掉的,20出头的年纪,正是奋斗的时候,不要让自己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将来会后悔的。对于真的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改变就业的同学来说,他们是真的很努力,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披星戴月,还要担心起晚了图书馆有没有位置。一切的努力都是对现实的不甘。也不是所有人,所有专业都要考研才能有大出息,如果你选择考研,一定要问清楚自己到底是因为不甘还是逃避?千万不要让逃避就业成为你考研的理由!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考研机构培训排行榜 - 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