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视界演示站-【DG047】

19考研北师765李学长经验分享(三)_实验(北师大717考研真题)

gong2022 2024-05-09 10:50:01 考研机构排行榜 评论 AD




原标题:19考研北师765李学长经验分享(三)



(图片来源:北师官网)

主讲人:李学长 3月29日

勤思19考研成功学员:北师765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今年成功考取北师大心理学(765)的李学长,录取方向为基础心理学。初试成绩是: 英语78、政治67、专业课244,总成绩389。

往期回顾:19考研跨考、在职,他居然考上北师765,只因为······(一)

19考研北师765李学长经验分享(二)

312统考教材

统考教材必刷!统考教材必刷!统考教材必刷!

但其中的教育、发展、统计和变态只需作为英文教材的补充参照,无需花大功夫去整理,而且统考所用的统计教材真的讲得不太好,甚至可以放弃。

统考教材的复习重点应该在《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普心和社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英文书上不会告诉你它讲的一堆知识原来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xx理论。

比如前景理论,英文教材上就没有prospect theory这个条目,只提到了卡尼曼在决策研究中提出的一系列概念(虽然该提的都提

到了,说的也很详细)。

只看英文教材,如果大题直接问你前景理论是什么,你大概率就懵了。但在中国人写的教材里,就会有一个条目把这个理论点出来,也会有一段话来简单介绍这个理论,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大题的答案。

郭版实验心理学中则详细介绍了一系列重要的认知实验范式。

我看这本书不是为了记住几个复杂的经典认知实验。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告诉我,心理学研究者们是如何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的,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下有哪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争论。

比如在知觉板块,有这样几个核心议题:直接知觉(自下而上)和间接知觉(自上而下)、捆绑问题(特征如何结合为客体)、如何对无觉察知觉做实验定义、知觉和注意记忆等过程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如何对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实验研究。

你会发现,北师的实验设计题目一旦要往难了出,那就是围绕着一个认知领域的核心议题来出的。

近几年有:概念的组织结构、记忆的可塑性等。在普心当中,相关的知识也都有提到,实验的做法也都有简介,但并不会把学者们围绕该议题展开的一系列争论都呈现出来,也不会把这些议题一个个都清晰地罗列出来。

朱版实验心理学和北师实验心理学的写作模式更是以争论和具体的实验技术为中心,而很少呈现具体的结论性知识,如果要看,侧重于理清核心议题和实验技术,学者们从中得出了哪些理论模型可以先不予深究。



其他有价值教材

当然,这些不是必要书目,根据自身情况,可看可不看。

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强烈建议选基础方向的同学选读,这本书需要反复琢磨,如果是初试结束后再抱佛脚,很可能会被这本书虐得死去活来。

而一旦读透这本书,那么你几乎可以凭它解决一切基础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和问答题目。看透国内的《普心》和《实心》都未必有这个效果好。

伊万斯《心理学研究方法》,个人建议每个跨考心理学的孩子都要浏览一遍的书,这书很清楚地把当前学界的方法论体系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这本书对于所有心理学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做了一个相当系统的分类(按照描述性和实验性两大类方法做介绍),远比《普心》上的五分类要好得多的多,也比《实心》全面的多。

后来我在大量阅读英文文献时也意识到这书的思路是与当前的研究设计和文献写作范式更加吻合的。

读完之后,我对变态、发展、社会、认知等书中所提到的各种不同的研究设计类型有了一个更加统一宏观的认识。

阿伦森《社会性动物》,通俗版社心教材。

加扎尼加《认知神经科学》,建议只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的部分,同时大致浏览一下前面关于神经解剖的章节,后面的各个研究专题就不是考研能涉及到的知识了。

这本书里我推荐阅读的部分可以作为《生物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补充。

北师曾经出题问过可以选择什么作为观测的生理指标变量,以及为什么选择该指标。

《实验心理学》中以反应时行为实验为主,《生物心理学》则侧重于结论性知识的呈现,在研究方法上着墨不多。

都不足以帮助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本书则把脑电和fmri的基本原理和简单观测指标做了介绍,看完之后思路会清楚很多。

此外,该书从完全意义上的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介绍了三个经典认知心理学实验(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波斯纳字母分类、司楚普色词干扰),和普心还有实心上的解读思路有很大不同,可以加深理解。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其中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部分,几乎可以和发展心理学教材完美对应,又不失通俗性。但不涉及理论,只能作为辅助的兴趣读物。

《行为经济学》,为了更好地理解前景理论,所以我专门拿出半天时间来翻了翻这本书。

杨玉芳《心理语言学》,人工概念、概念层次结构、人工语法、内隐学习、启动现象等等研究和发现,其实都有着心理语言学的背景。

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语言学是经典心理学研究技术的集大成领域,这本书帮我把许多教材上松散的知识在一个研究主题下串联到了一起。

北师大的《心理学新进展》系列,英文影印书,分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册。写作风格可以说是“通俗版文献综述”,其中也有几篇就是期刊论文,非常适合在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后开拓思路和视野。



非教材资料

课本之外最便捷的辅助资料来源就是 维基百科 。

复习过程中我几乎把每一个术语和人名都维基过了。维基的英文用语比课本更加通俗易懂,且不太会有知识性错误,偶尔提到的一些额外信息也能帮助我更好的理解知识。

当然,复习之余了解下心理学家们的生平八卦也能缓解一下疲劳。比如,我在复习中最有趣的一个发现,是关于音高频率理论的提出者卢瑟福的。他是一位著名英国生理学家,而他的学生里有一位我们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人物 ——柯南道尔。

柯南道尔以老师卢瑟福为创作原型,塑造了失落的世界系列中professor challenger这一角色(一个暴脾气爱探险的万能教授)。

这些小发现将课本上的枯燥知识拉进到了我的生活经验里,形成了更加稳固的认知结构。

除维基之外,我还会查阅两个百科性质的资料——林崇德老师的《心理学大辞典》和verywellmind网站。

《心理学大辞典》虽然有些陈旧,但胜在全面,适合作为补充资料直接写入笔记。

verywellmind则是一个英文心理学科普网站,在上面搜索大多数教材上的核心术语,基本都可以找到一篇通俗的科普文章,如果英文基础差,啃不动原版教材,那么我建议使用这个网站增加专业英文的摄入量,熟悉下略带专业性的英文阅读环境。何况其文章质量远远超过中文网络上的科普文。

结语

考研大部分时候都是孤独的,离开学校考研的话更是如此。

我不是可以脱离社交支持闷头苦读书的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 寻求恰当的认可,并避开不必要的人际上的麻烦和尴尬 就显得尤为重要。

之所以愿意主动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也是为了把这两年来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关注和鼓励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经常被人夸作聪明,但我对自己的认识更多的是“有洞察力”和“有自知力”,正因为有了这两点,所以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策略, 用正确的方式去干预自己的行为 ,进而避免再次失败。

这篇长文旨在把我对于考研这件事的所有洞察和自知写出来。

我的经验是成功的,但套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却未必也适用。不过,我们每个人对考研这件事的思考,以及对学习本身的思考,却是可以相互交流、彼此启发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去一些共鸣和新思路。预祝新一届的宝宝们取得成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考研机构培训排行榜 - 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