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视界演示站-【DG047】

只是考研失败,为什么感觉自己的世界完蛋了

gong2022 2022-09-25 10:42:48 考研机构培训 评论 AD


??但我觉得考研最累的不是早上五点起床背单词去自习室晚上宿舍快关门了自己才一个人迎着或雪或风或雨回宿舍时的心酸,这些我都经历过,当你真正学进去了,沉溺其中了,会觉得没什么,那种充实感会让你由衷的踏实和开心。

毕竟身体上的累对于准备为了未来决一死战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容易恢复的,休息一上午或者一个短暂的周末,好好睡一觉或者和研友去饱餐一顿又会顿时让你充满斗志。

真正让我觉得累和恐惧的是这个过程中心理的变化,是那种不甘的拧巴劲和不甘平凡的想急切证明自己的心路历程。

是从一开始的壮志凌云到背了又忘,是看了答案还是不知道这道阅读题为啥选c的自我怀疑

是周围的同学工作有着落,是成为二胎都开始在朋友圈记录胎动过程“幸福婚姻”的对立面的惶恐

是担心自己考不上的动摇

是考试前一个月一边觉得时间不够用一边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的崩溃和想要放弃的狼狈

加上中途无数次的浮躁静不下心来,被屁大点事扰的心神不宁

会因为在浮躁的时候刷好久的微博而后悔

但是不管多后悔,时间都在浮躁之后后悔的恶性循环中度过。

以前听过来人说,考研中途很容易放弃,我们这些年少轻狂的人都会想,怎么可能放弃,还是你想要的欲望不够强烈吧?

但是真正经历了才发现,人都是一样的。

哪怕我是多么急切地想把专科这段“黑历史”抹去,我还是在备考的前两年被人性的弱点以及承认自己英语基础极差的状态下一步步地消耗了所有“一鸣惊人”的幼稚想法。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就是在无休止的期待与失望中蜿蜒前进,但是说白了,担心就是一种情绪而已

我以前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一有点不对劲最先上头的就是情绪,现在想想,一个成年人面对人生中或大或小的事情时,


总是用情绪解决问题是最幼稚也是最无能为力的办法。

就如你我问题所言

感觉自己的世界完蛋了

焦虑、不安、怀疑自己

………………

这些我都经历过

但人生真的不是百米赛跑,失败一次不代表你就真的一无是处,人生无望

真的不是这样

最难最难的路大都是一个人走的,在最黑暗的那段日子里

你要做你自己的救世主

人生真的很长

现在的不顺都是为以后的顺利做铺垫

真的没关系的

我三战时,虽然也是日常担心、日常处在崩溃的边缘,但我学会了一件事:

万事都要学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情绪去表现问题。

比如说我三战时学习英语吧,因为前两次考研说白了都是败在英语上,所以第三年自己不止对考研这件事产生了新的想法,而且对学习英语也有了新的见解,说到这就直接说一下怎么背英语单词吧:

背单词一定不要默写拼写,只需要认得出就好,而且大纲里面的的5500个单词不需要全部一个不落的背下来,因为不可能每年的一套试卷都会涉及到5500个单词,重点还是要背诵常考的词汇。我当时是用了《考研 词 汇 闪 过》背的,这本书是依照考频划分了单词,捡重点记忆,效果会更好。

然后就是利用APP在琐碎的时间来背单词,比如说睡前啊,做公交车、等饭的时候,都可以,反正就是要善于利用琐碎时间,拿书看不方便,那就用手机背就好,我比较喜欢用“不背单词”背单词的页面比较简洁,背起来比较舒心~

作为一个经历过三次考研的人

要想缓解你这种情绪,其实有很多种办法:

第一个办法:不要做比较

我备考的时候也是天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去打听别人怎么怎么样,别人复习的如何如何,真的…挺无聊挺无趣的,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罢了。

你和身边的人比,和陌生的人比,和这个比,和那个比,什么时候才能比的完呢?复旦上交上面有清华北大,清华北大上面还有哈佛耶鲁,哈佛耶鲁上面还有常青藤,这世界上有70多亿人,你怎么比?

我考了3年,中途走了很多弯路,前二十五年的人生也是磕磕绊绊,我以前也和你一样,是一个特别关注别人对我如何评价的人,是一个暗自和周围人默默做比较的人。

初中同学一夜之间成了坐拥几百万的拆迁户,我羡慕嫉妒恨;

大学同学一战上岸双一流名校,我羡慕嫉妒恨;

前男友比我先考上研究生后把我甩了,我恨了好久,自己生自己的气,气到去医院检查查出乳腺增生……

可是后来我才发现,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把自己搞的很累的人和事其实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拆迁户同学家里没几年就把几百万败光了、一次性上岸双一流的大学同学不被导师重视、前男友写不出来文章每天抑郁焦虑的失眠脱发……

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痛苦和焦虑,难道那些表面上风光靓丽的明星就没有痛苦吗?那些坐拥豪车豪宅美女如云的人就没有痛苦吗?

其实不是的,大家都不是圣人,都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尘而已,都是芸芸大众罢了。

第二种办法:把一切都交给时间

我有个年近40岁的堂哥,从大学到工作结婚生子将近10多年的时间里,考了8次研究生,17年的时候成功上岸。

所以,如果说每个人都想干什么事都一次性成功,那成功学大师拿什么吃饭?如果人人都能轻而易举的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习以为常的空话。

我二战失败后,有一次突然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考了10年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片导演专业大哥的采访,他说他考到第4次的时候,就已经想要把一切都交给时间了,之后的每一年去考试,就当做是对这一年学习成果的检测,不是很在意结果了,最后终于上岸。

视频中的他很轻松平常的讲述着自己考了10年的路程,几句话就带过,但是那10年的过程中,他也承受了一般人承受不了的。这让我突然想到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人人都在低头寻找六便士,但是抬头看月亮的人却越来越少。

看完这个采访后,我三战的时候其实已经不是很在意结果了。

政治1000题反反复复的看,用红笔、蓝笔、黑笔划的面目全非、

专业课的知识点在草稿纸上写了十几遍,把戴锦华电影论文中的第五代导演的所有作品的评论都倒背如流

……

我开始不在意结果后才发现,一切都变得简单了起来,一切都开始顺着我的心意发展,我不再纠结今天有没有像别人一样5点起来学习,不再焦虑别人把1000题都刷了2遍而我还在哼哧哼哧地刷第一遍,不再重视自己的英语阅读今天错了4个,明天错了1个,而是认认真真的把错的题目搞懂搞明白,把没背会的单词重复到会了为止……

因为我相信,我在三四月做的事情,八九月会有答案。

第三种办法,自渡

我们普男普女,没办法像如来佛一样去普度众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学作家三毛所说的: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

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自渡的另一层浅层含义其实就是和自己做比较,昨天你是7点起床去学习的,今天你是6点半起床去学习的,其实就已经是进步了。

为啥要和那些凌晨4点5点学习的人比较呢?你和她们比的意义是什么?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又能怎样?你没把东西学进脑子里,就算你一天24小时昼夜不停的转又能如何?自我感动式的学习永远是糖衣炮弹,和他人作比较最终还是不能让自己赢的心服口服。

考研失败的那两年,我的手机壁纸从来都不是什么励志鸡汤,而是一首诗,叫《纽约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了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如果现在还没有走出考研失败的痛苦中

我推荐你几个剧去看看吧

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1.日剧《四重奏》

几个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住在日本最有名的富人别墅区和上流社会聚居地,每天下厨、嬉笑、训练、找演出机会,日子过得松松散散。

他们心知肚明,“我们都成不了能靠爱好谋生的人”,有幸暂时被保护在安全温暖的藏身所,这一场景已经击中当今压力如山的人们心底对乌托邦的渴望。

2.台剧《俗女养成记》

3.《凪的新生活》

剧经常不聚焦于爱情,而是将社畜主角的困惑作为切入点,探讨主角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职业、亲情、爱情及友情等等。感情线常常无疾而终。

《凪的新生活》探讨的是28岁的女青年在父母、职业各种外界期望的压力中与真实自我彻底不可调和之后的求生之路。我很欣赏日剧这一点,它在对人的关怀上,从不打鸡血式地鼓励,首先鼓励接纳自己,哪怕是『认输』。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考研机构培训排行榜 - 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