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视界演示站-【DG047】

201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宰相_土地法_国民党(2018华中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

gong2022 2024-05-10 03:47:44 考研机构那个好 评论 AD




原标题:201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 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2.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在中国历史上,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3.政事堂

宋代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号称“二府”。宋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事行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

4.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等。

5.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早期经营的民用企业。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这类企业享有减税、免税、贷款、专利等特权。内部实权掌握在官府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手中。后来多数企业改为官商合办或商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6.癸卯学制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年清政府奏准颁布,这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7.整理党务案

国民革命时期蒋介石制造的排挤共产党篡夺国民党党权的事件。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以改善国共关系为幌子,提出“整理党务案”: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担任国民党高级党部执行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该党部执行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机关部长;共产党将加入国民党的名册交给国民党中央主席保存;共产党发给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交国共联席会议通过等等。中共和苏联继续妥协,提案通过。原任国民党中央部长职务的共产党员离职,蒋介石担任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代理)、中央组织部长(陈果夫代理)、军人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这打下了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基础。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战国新型国家体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使各国先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官分文武为特点的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体制建立。在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也称相邦、丞相,又通称宰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有的国还设有御史,相当于国王的秘书。官分文武,既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同时又便于国君控制。

(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采邑制。战果时期随着边疆地区的发展,在郡下开始分设若干县,由此产生了郡县两级地方机构。郡县两级地方机构。郡设守,县设令,郡县的政令受制于中央,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县下有乡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以下设什伍组织。

(三)封建法制确立。魏国李悝制定《法经》,秦国商鞅参照《法经》制定了秦国的法律,它们是我国最早的系统化封建法典。

(四)新的官吏管理制度确立。随着世卿制的破坏,新的官吏选任制度逐渐确立,使立功仕进,荐举仕进、献策仕进等新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官吏由国家任免,不再封赐采邑而是领取俸禄,这种君臣关系已带有雇佣性质。国君对重要官吏和地方长官进行考核,决定其升迁任免。这种官僚制度使国君集权于一身,初步形成了中央政府的政治。

2. 简述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办法,大体沿唐代,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宋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更加严格,取士名额大大增加,登第士人的待遇也大为提高。973年,增设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宋太宗时,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的制度;为防止考官徇私和考生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查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科举登第的进士,也不必像唐代那样守选,而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在以后的升迁中也比恩荫等为官的人快。

3.简述民初联省自治运动

北洋政府时期一些政治家提出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得到地方实力派的广泛响应。梁启超第一次提出“联省自治”的概念,策动者是熊希龄,湖南督军谭延闿第一个响应。1920年7月22日,谭延闿发表“还政于民”、“湘人自治”的通电,表示要“顺应民情”,实行民治,“采民选省长制,以维湘局”。而后谭延闿又发表通电,提出联省自治,比一省区自治提高了一步。1922年1月《湖南省宪法》公布,先后得到四川、云南、贵州、两广、浙江和奉天等省区地方军阀响应。一些知识分子,胡适、章太炎、张东荪等人也支持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建立联邦制国家。但孙中山个人反对联省自治,主张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晚年对联省自治乃至于联邦皆抱持敌视的态度。1926年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入湖南,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联省自治”原本是一些知识分子企图效仿美国联邦制,通过各省区先行立宪,进而实现民主共和的一种政治理想。然而这一理念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中央认为是地方军阀作为对抗中央,割地自保的一种口实,军阀没有先行立宪进而给予人民民主的意思,最终联省自治在孙中山发动的北伐革命中归于失败。

四,论述题

1. 结合史学动态,论述明代士绅阶层的兴起

士绅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拥有特权,享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历来学术界对于“士绅”的定义有各种不同看法。“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主要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

在明清绅士的构成方面,张仲礼把中国绅士分为上层集团与下层集团。许多通过初级考试的生员、捐监生以及其他一些有较低功名的人都属于下层集团。上层集团则由学衔较高的以及拥有官职的绅士组成。

明清绅士享有许多特权,这使他们不同于社会的其他阶层。绅士一般被视为与地方官平起平坐,可自由见官。在法律上,绅士所享有的势力和威望也得到保护。在经济上,绅士也享有免缴某些赋税、徭役以及享有例银或其他津贴的特权。

在社会职责方面,绅士“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有时还组织团练和征税等许多事务。

在经济收入方面,绅士身份是富贵利禄的保证。绅士们通常能够有效地开展和参与某些取得报酬和争得收入的活动,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由于绅士拥有诸多特权,因而在前近代社会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尤其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动荡时期,其地位和作用更为显著。

总之士绅问题,对前近代士绅的研究,日本起步较早,考察范围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力图说明绅士的本质,并进而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欧美汉学界也陆续推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尤以张仲礼、萧公权、何炳棣、费正清等人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国内绅士研究虽然相对薄弱,但起步并不晚,早在20世纪40年代,吴晗、费孝通、潘光旦等人已着重围绕绅士的流动、绅权与皇权的关系探讨了这一问题。近年来,马敏、王先明、贺跃夫、郑振满等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分量。这些研究表明,以绅士为主体的地方精英的兴起,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中央与地方权力发生转移,乡村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政府职能部分转移至民间社会。

2. 列出五种鸦片战争的学术著作(名称和作者),根据著作谈谈你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认识

萧致治《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夏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

姚元薇《鸦片战争史实考》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日本 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后的中英抗争》

英国 琼斯林《1840-1842中国远征记》

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民族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都遭到了破坏,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逐浙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开始走上了依赖外国资本的道路。阶级结抅和阶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等重大问题上,也发生来显著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产业工人,各通商口岸还出现了买办商人。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在文化上,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转折点。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等人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他们被称为经世派或地主阶级改革派。

201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 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

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2.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在中国历史上,这几位皇帝曾经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3.政事堂

宋代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号称“二府”。宋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军事行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

4.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等。

5.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早期经营的民用企业。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这类企业享有减税、免税、贷款、专利等特权。内部实权掌握在官府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手中。后来多数企业改为官商合办或商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6.癸卯学制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年清政府奏准颁布,这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7.整理党务案

国民革命时期蒋介石制造的排挤共产党篡夺国民党党权的事件。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以改善国共关系为幌子,提出“整理党务案”: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担任国民党高级党部执行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该党部执行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机关部长;共产党将加入国民党的名册交给国民党中央主席保存;共产党发给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交国共联席会议通过等等。中共和苏联继续妥协,提案通过。原任国民党中央部长职务的共产党员离职,蒋介石担任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代理)、中央组织部长(陈果夫代理)、军人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这打下了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基础。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战国新型国家体制的形成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促使各国先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官分文武为特点的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体制建立。在国君之下设相和将,相也称相邦、丞相,又通称宰相,是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全国政务。将又称将军,是武官之长,负责领兵打仗。有的国还设有御史,相当于国王的秘书。官分文武,既适应了当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同时又便于国君控制。

(二)郡县制取代了分封采邑制。战果时期随着边疆地区的发展,在郡下开始分设若干县,由此产生了郡县两级地方机构。郡县两级地方机构。郡设守,县设令,郡县的政令受制于中央,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县下有乡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以下设什伍组织。

(三)封建法制确立。魏国李悝制定《法经》,秦国商鞅参照《法经》制定了秦国的法律,它们是我国最早的系统化封建法典。

(四)新的官吏管理制度确立。随着世卿制的破坏,新的官吏选任制度逐渐确立,使立功仕进,荐举仕进、献策仕进等新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官吏由国家任免,不再封赐采邑而是领取俸禄,这种君臣关系已带有雇佣性质。国君对重要官吏和地方长官进行考核,决定其升迁任免。这种官僚制度使国君集权于一身,初步形成了中央政府的政治。

2. 简述宋代科举制度

宋代科举办法,大体沿唐代,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宋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更加严格,取士名额大大增加,登第士人的待遇也大为提高。973年,增设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宋太宗时,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的制度;为防止考官徇私和考生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查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科举登第的进士,也不必像唐代那样守选,而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在以后的升迁中也比恩荫等为官的人快。

3.简述民初联省自治运动

北洋政府时期一些政治家提出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得到地方实力派的广泛响应。梁启超第一次提出“联省自治”的概念,策动者是熊希龄,湖南督军谭延闿第一个响应。1920年7月22日,谭延闿发表“还政于民”、“湘人自治”的通电,表示要“顺应民情”,实行民治,“采民选省长制,以维湘局”。而后谭延闿又发表通电,提出联省自治,比一省区自治提高了一步。1922年1月《湖南省宪法》公布,先后得到四川、云南、贵州、两广、浙江和奉天等省区地方军阀响应。一些知识分子,胡适、章太炎、张东荪等人也支持在联省自治的基础上建立联邦制国家。但孙中山个人反对联省自治,主张中央集权式政治体系,晚年对联省自治乃至于联邦皆抱持敌视的态度。1926年蒋介石发动北伐战争,进入湖南,进而统一中国,联省自治的主张遂不了了之。“联省自治”原本是一些知识分子企图效仿美国联邦制,通过各省区先行立宪,进而实现民主共和的一种政治理想。然而这一理念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中央认为是地方军阀作为对抗中央,割地自保的一种口实,军阀没有先行立宪进而给予人民民主的意思,最终联省自治在孙中山发动的北伐革命中归于失败。

四,论述题

1. 结合史学动态,论述明代士绅阶层的兴起

士绅是中国传统社会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拥有特权,享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历来学术界对于“士绅”的定义有各种不同看法。“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主要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

在明清绅士的构成方面,张仲礼把中国绅士分为上层集团与下层集团。许多通过初级考试的生员、捐监生以及其他一些有较低功名的人都属于下层集团。上层集团则由学衔较高的以及拥有官职的绅士组成。

明清绅士享有许多特权,这使他们不同于社会的其他阶层。绅士一般被视为与地方官平起平坐,可自由见官。在法律上,绅士所享有的势力和威望也得到保护。在经济上,绅士也享有免缴某些赋税、徭役以及享有例银或其他津贴的特权。

在社会职责方面,绅士“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有时还组织团练和征税等许多事务。

在经济收入方面,绅士身份是富贵利禄的保证。绅士们通常能够有效地开展和参与某些取得报酬和争得收入的活动,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由于绅士拥有诸多特权,因而在前近代社会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尤其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动荡时期,其地位和作用更为显著。

总之士绅问题,对前近代士绅的研究,日本起步较早,考察范围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力图说明绅士的本质,并进而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欧美汉学界也陆续推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尤以张仲礼、萧公权、何炳棣、费正清等人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国内绅士研究虽然相对薄弱,但起步并不晚,早在20世纪40年代,吴晗、费孝通、潘光旦等人已着重围绕绅士的流动、绅权与皇权的关系探讨了这一问题。近年来,马敏、王先明、贺跃夫、郑振满等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分量。这些研究表明,以绅士为主体的地方精英的兴起,对基层组织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起了重要作用,中央与地方权力发生转移,乡村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政府职能部分转移至民间社会。

2. 列出五种鸦片战争的学术著作(名称和作者),根据著作谈谈你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认识

萧致治《鸦片战争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夏笠《第二次鸦片战争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版

姚元薇《鸦片战争史实考》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

日本 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后的中英抗争》

英国 琼斯林《1840-1842中国远征记》

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民族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都遭到了破坏,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输入逐浙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开始走上了依赖外国资本的道路。阶级结抅和阶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等重大问题上,也发生来显著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产业工人,各通商口岸还出现了买办商人。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在文化上,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转折点。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等人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他们被称为经世派或地主阶级改革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考研机构培训排行榜 - 考研机构